乒乓球,中国的“国球”。但对于国人而言,它从来不止于一项风靡全国的运动,更见证着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铭刻着时代变迁的历史印迹。
60年前的4月,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夺取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个世界冠军,敲开了通往体育强国之路的大门。同样是4月,1971年第31届世乒赛期间,乒乓球划出的美妙弧线,穿透中美两国外交的“坚冰”,书写“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
而这一切,徐寅生悉数亲历。运动员时代,他曾是中国乒乓“冠军之师”的主力成员;放下球拍,他以教练身份率队出征,见证“乒乓外交”的历史;执掌国际乒联后,他成为把握乒乓球运动发展命脉的顶层设计者,以“小球改大球”的改革提案,帮助这项运动焕然新生。
如今,虽已步入耄耋之年,徐寅生仍活跃在乒坛,推动项目发展。国与球,是他这一生放不下的牵挂。
【人物档案】徐寅生1938年出生于上海,素有乒坛“智多星”之称。21岁时,徐寅生第一次随国家队出征,参加第25届世乒赛。第26、27、28届世乒赛,他作为主力成员与队友携手实现男团三连冠,其中在第26届世乒赛决赛中连扣日本名将星野十二大板得分,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对决。此外,他还与庄则栋搭档拿下第2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退役后,徐寅生转至国家队教练岗位,率队保持高水平,见证推动中美关系“破冰”的“乒乓外交”。1977年,徐寅生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1979年起,他担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任期长达30年。1995年至1999年,徐寅生担任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席一职。任职期间,他提议允许世乒赛冠名,为国际乒联广开财路;同时提出“小球改大球”改革方案,提升赛事观赏性,推动乒乓球运动整体发展。2001年,他被任命为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
深爱“国球”的徐寅生参与群众乒乓球活动
“站上前辈肩膀,小钳工终圆乒乓梦”
徐寅生出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家庭,家中排行老八,险些被送给别家。童年生活清苦,社会局势动荡,但小小年纪的他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狭窄弄堂或是街边空地,用粉笔在地上画几个框,中间摆放一两块砖,就能与小伙伴们来一场“乒乒乓乓”的大战。
“那时打乒乓球没球台,但我们照样玩得高兴。”回忆起童年那段与乒乓球结缘的美好时光,徐老笑得像个孩子,“有时蹲在地上打,有时站起身来抽杀,都是自己那些‘野路子’。”
新中国成立那年,11岁的徐寅生进入初中,学校有了一张未油漆的球台,而他则成了校园里的“小球王”。徐寅生的四哥知道小弟喜欢乒乓球,就带他去南京路上的精武体育会看了一场比赛。正规球台,精彩较量,徐寅生很快就被场上局势吸引,“后来才知道,当时打球的是上海名将刘国璋,他球速快、变化多,让我大开眼界。”从那以后,他愈发迷上了这项运动,千方百计找地方打球。
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年后,中国加入国际乒联大家庭,拿到了世界舞台的入场券。在当年于罗马尼亚举行的第20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首度亮相。“原来乒乓打得好可以出国参赛,为国争光!”徐寅生无意中从报纸上读到这条振奋人心的“大新闻”,眼前一亮,“尽管成绩一般,但我记住了王传耀、姜永宁、孙梅英等第一批国手的名字,开始向往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乒乓国手,真正点燃了我的乒乓梦。”
初中毕业后,徐寅生进入技工学校学钳工。可相比枯燥的机械工作,乒乓球才是他心之所向。在逐渐兴起的私人球房里,徐寅生凭着不错的球技受邀出战,不花钱便能与人过招。就连要凭“工会会员证”进出的上海工人文化宫,也成了他经常“蹭”球的地方。
日积月累,善于博采众长的徐寅生球技见长。1956年4月的一天,正在车间干活的他迎来人生重要一刻。“快去市里报到,让你参加国际比赛。”纵然已算小有名气,老师口中的通知还是让徐寅生受宠若惊,连忙请了假向报到地奔去。在随后与欧洲劲旅罗马尼亚队的友谊赛中,作为学生代表的他与沪上高手杨汉宏、薛伟初等人携手出战,一时间轰动了上海滩。“世界顶尖选手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从那时起,我相信中国选手将来一定能拿冠军。”
结束比赛回到学校,徐寅生愈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八级钳工的前景,显然难以让一心想当乒乓国手的他提起兴趣。可当时,全国只有北京和广州两地的体育院校开设乒乓球专业,身在上海的徐寅生苦于没有深造机会。正在迷茫之时,广州体育学院伸来了橄榄枝。而得知了“挖人”消息的上海市体委,很快决定在上海体育学院增设乒乓球项目,徐寅生和杨瑞华两位上海选手得以留沪。
就这样,徐寅生的人生轨迹彻底转向了乒乓球。回望职业生涯的开端,徐老言及最多的不是自己的兴趣和努力,却是从前辈身上汲取的正能量。“第一代国手艰苦奋斗、刻苦训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徐寅生看来,前辈们的付出为中国乒乓球攀登世界高峰打下坚实基础。就连后来的“十二大板”,徐老也归功于前辈。“老将王传耀说过,日本选手关键时刻惯用两招,或是发球猛攻孤注一掷,或是放高球引起对手思想波动。正因有了他的指点,我在拿到赛点时才能面对高球不犯错,最终连扣十二大板得胜。”徐老说,时至今日,前辈的激励和传承仍是国乒最宝贵的财富,“像我一样,能圆乒乓梦,每一步都站在前辈的肩膀上。”
第31届世乒赛,徐寅生(右一)带队夺冠
“容国团行,我为什么不行?”
“野路子”加入“正牌军”,徐寅生起初并不适应。为备战第25届世乒赛,国家集训队在北京成立,徐寅生入选其中。在这支高手云集的队伍里,他很快看到了差距。“体能和基本功都跟不上,训练完腿像灌了铅似的。”自认为已足够卖力的他,却在队内评比中屡屡无缘代表优秀的“红旗”,“后来拼了命追赶,总算拿到过一次。”
同一支队伍里,为报效祖国从香港来到北京的容国团显得有些特别。“容国团在1958年就喊出了两年之内拿到世界冠军的豪言。当时我不敢相信,心想是不是早了点?但看到他的表现,才了解底气从何而来。”徐寅生坦言,容国团对于训练比赛的认真态度,以及落后时绝不认输的精神,令他刮目相看。
1959年4月5日,第25届世乒赛男单决赛,容国团击败匈牙利名将西多站上冠军领奖台。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从那天起,中国体育逐步走向世界,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大幕开启。
“容国团来之不易的胜利,打开了中国运动员通往世界冠军之路那扇厚重而神秘的大门。极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是他成功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见证世界冠军的诞生,徐寅生为队友和球队高兴,也对自己展开了反思。
面对领队张钧汉“技术不错,思想还需提高”的点评,在第25届世乒赛上表现平平的徐寅生一身冷汗。“容国团行,我为什么不行?”带着这样一句质问,他决定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激励自己苦练技术、磨炼意志,“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啃下来。”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由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李富荣和徐寅生组成的中国男队终于成功登顶,首次捧起了斯韦思林杯。徐寅生决战时刻顶住巨大压力的“十二大板”成就经典;容国团在决赛休息室里道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也定格为乒乓球队的座右铭。
夺冠时刻的场景,徐老至今历历在目,“现场灯火通明,欢呼声雷动,一万多名观众喊哑了嗓子,拍红了手掌,最后将手边一切可以抛出去的东西都抛向了空中。”他也不曾忘记,荣誉背后那些甘当陪练、甚至紧急学习弧圈球新技术来当“靶子”的队友们。“容国团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关键是大家齐心协力,要为国家荣誉去拼搏。无论是上场队员,还是那些无名英雄,正因为将国家荣誉放在第一位,才会有那么坚定的决心和无穷的动力。”
徐寅生与日本名将福原爱合影
“小球转动大球,这是历史的机遇”
中国乒乓球队屡创佳绩,北京世乒赛成功举行,一股乒乓热潮在全国各地兴起。作为提振人心、扩大影响和对外交流的载体,乒乓球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1959年世乒赛归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先后接见中国乒乓球队。1961年世乒赛前的集训,中央领导作出多项指示。“周总理叮嘱我们要吸收他人所长,把眼光放长。陈毅副总理说话幽默,要求我们要有大国风度,不要赢得输不得,还说如果失败了请大家吃饭。”半个多世纪前的场景,徐老每一幕都记忆深刻,“贺龙元帅还特地给我们解压,要我们打出风格、打出水平。”
第28届世乒赛前夕,“智多星”徐寅生受邀帮助女队总结经验。从如何树雄心、立壮志,到指出女队存在的问题,徐寅生的分享深深触动了队友,讲话内容也被记录下来送到贺龙手中。贺龙读完非常认可,写下长文批语,要求将徐寅生的讲话稿发给各运动队学习。
1965年初,在看到徐寅生的讲话稿和贺龙的批语后,毛主席写下批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要求全党学习唯物辩证法。随后,《人民日报》登载了徐寅生的讲话稿,题目是《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同时配发《编者按》。
“我就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真诚地谈了几点想法。”徐寅生没有想到,一篇未经修饰的业务心得竟在全国掀起学习热,“这让我感到自己的学习还远远不够,后来有意识地加强理论学习,结合训练指导实践。”
更让徐寅生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小小银球还敲开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友好交往的大门。
受当时政治局势影响,中国队连续缺席了1967年和1969年两届世乒赛,徐寅生也从运动员转到教练员的岗位。1971年,第31届世乒赛在名古屋举行,周总理特意让包括徐寅生在内的教练员和外交人员一同讨论是否参赛,最终得到毛主席的批复,派队出征。徐老坦言,后来发生的一切,超出了他的预期。
时隔六年重返世界乒坛,国乒成为赛场焦点。而赛场之外,一位“上错车”的美国队员,更是让国乒登上了世界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当时训练完乘车转场,美国选手科恩稀里糊涂上了我们的车。庄则栋见没人与他打招呼,想到周总理提出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参赛目标,主动过去与他交流,还送了他一个纪念品。”徐寅生回忆说,就是这样一场看似不经意的“偶遇”,成为当日的大新闻。两国选手间的友好交往,也让密切关注国乒动态的毛主席看到了推动中美关系的机遇。
1971年4月6日,就在世乒赛即将结束时,毛主席做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决定。美国代表团于4月10日抵京,成为新中国迎来的第一批来自美国的客人。乒乓球冲破藩篱,掀开中美民间交往的新篇章,为中美和平外交实现“破冰”。“小球转动大球,这是历史的机遇。”徐寅生说,“乒乓外交”让中国乒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肩负的历史使命,也让中美乒乓友谊代代相传。
“尽管有些压力,2毫米改革还是成功的”
随着实力超群的中国军团坐稳世界乒坛头把交椅,一道“难题”也摆在了中国乒乓人的面前。“从中国队的角度出发,当然希望荣誉越多越好。但如果世界乒坛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项目整体发展会受到影响。”担任国际乒联主席期间,徐寅生曾处在最“左右为难”的位置。
“我其实并不愿意担任这个职务。”徐寅生坦言,语言问题导致的沟通不畅、身兼多职带来的分身乏术都是他的难处,而最难的还是处理涉及中国乒乓球利益的事项和提案。
“就像过去当运动员时,只想着最好能一拍制胜。当了国际乒联主席,就要考虑如何让比赛回合多一些,提高乒乓球的观赏性。在奥运大家庭里,乒乓球要与其他项目竞争,改革势在必行。”更高的平台,需要更宽广的格局,徐老开玩笑说这是“屁股决定脑袋”,“所以,有些提案对中国队不利,我也不能带有倾向性甚至强行阻拦。但国内还是有些声音,说我‘胳膊肘往外拐’。”
面对五花八门的改革提案,徐寅生想到了日本一种44毫米的乒乓球,体积大、速度慢、旋转少,打起来回合多。“当时各种改革提案都有,把球网加高、把球台加大,甚至是取消反贴海绵球拍。我担心乱改带来不利影响,主动提出从球的尺寸入手。”徐老表示,自己要表明带头改革的态度,同时也考虑到这一方案影响相对较小,容易被各方接受。事实的确如他所想,将乒乓球直径从38毫米改为40毫米的提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为了让提案更好落实,徐寅生第一时间联系上海红双喜公司询问能否协助生产大球样品,很快得到了董事长黄勇武和时任副总经理楼世和的支持。尔后,中国乒协将样球送往其他协会供运动员试打,并邀请世界乒坛好手到苏州参加大球邀请赛,通过实战收集运动员、教练和观众的反馈意见,并请科研人员进行现场测试。“科研结果表明,大球比小球速度下降13%,旋转减弱21%,比赛回合数相应增多。”徐老回忆说,来自各方的良好反应助推提案顺利“转正”。
“回过头看,尽管有些压力,改革还是成功的。”大球改革的提案,让徐寅生颇感欣慰,而这2毫米的背后,是中国乒乓人和中国企业的智慧与担当,“牺牲一些利益是必然的,但都是为了乒乓球运动的长远发展。”
1999年退休以后,徐寅生不再担任国际乒联主席,但仍为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挥余热。而中国乒乓球在继续保持强势的同时,以建立跨国联合训练营、开设乒乓球学院分院、配对搭档双打等多种形式,助推乒乓球项目在世界范围的整体发展,提升乒乓球运动的影响力。徐寅生表示:“中国乒乓球还是要先把自己做好,在做好自身的前提下,尽所能支持国际乒联和其他协会的工作,让乒乓球运动有更好的发展。”
>>>记者手记
新偶像与真球迷
退休廿载,徐寅生依旧很忙。讲座、采访、大大小小的乒乓球赛,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一辈子围着乒乓球转,真心喜欢。趁走得动多走走,自己开心,也为推广乒乓球出点力。”在徐老看来,这是两全其美,亦是理所当然。
众多日程安排中,参与群众性乒乓球活动是优先项。虽已年过八旬,满头银发,每每有机会,徐老都要挥拍上阵,如当年征战赛场时那般神采奕奕,自带气场。作为曾经的世界冠军,徐寅生受到过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收到过成千上万封全国各地球迷寄来的信,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乒坛偶像。不过,彼时的全民偶像严守队伍纪律,没有物质奖励,一心想着为国争光,只练本领不刷流量。
“时代不一样了,但优秀传统不能丢啊!”过往辉煌早已定格成载入史册的黑白影像,但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仍然闪着光。看着新一代国乒偶像成长起来的徐寅生,在称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同时,也有着几分自己的担忧——他担忧国家荣誉与个人得失换了排序,担忧团队协作被各自为战取代,也担忧有人迷失在纷繁芜杂的“名利场”。
“国家培养我们,乒乓球成就我们,为国争光、推广乒乓球是我们一辈子的职责和使命。”徐老希望,享受时代“红利”的新一代国乒队员,能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把国家荣誉放在第一位。在全力以赴完成好训练比赛任务的前提下,主动参与群众性乒乓球活动,群众始终是运动员攀登世界高峰最有力的后盾。”
直言不讳道出对“接班人”的忧心,徐寅生也对新一代追星族“提出小小的建议”。“随着乒乓球项目的不断推广和市场化程度的提升,球迷群体中有了更多年轻人,这当然是好事。”就在不久前举行的“地表最强12人”世乒赛选拔赛上,受邀观战的徐老近距离感受到了“迷妹”粉丝团的疯狂。“乒乓球需要球迷的热情支持,但更希望大家能一同参与,都来打球。”在他眼中,看得懂又会玩才是真正的球迷,“与其高呼‘我爱你’,不如用行动支持,还有利于强健身心。”
关于新偶像和真球迷,徐寅生给出自己的标准。事实上,作为曾经的全民偶像,如今的资深球迷,他本人又何尝不是最好的范本。
作者:谷苗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叶志明 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